圖為企業人員向消防人員展示交底箱內的材料
圖為消防交底箱
近日,記者跟隨消防相關負責人來到濱江化工園區內進行采訪,其中在兩家企業的門衛處看到,在顯要位置都放有一只白色的“消防交底箱”,內有廠區平面圖、建筑示意圖、危險區域位置、原料和成品的數量特性和易燃易爆危險性、如何個人防護等材料。陪同檢查的消防人員介紹,今后如果化工企業發生火災,消防車開到大門口的同時,就能知道撲救的難點和注意事項,可以更準確安全地展開處置。
據新北消防大隊相關人士介紹,去年8月的天津港事故,就暴露了先到場的消防員對港內的基礎情況掌握不全面。結合他們平時滅火救援中的發現,如果對化工企業內的危險化學品了解不足,對戰斗展開會非常不利,因此琢磨出了“消防交底箱”這個解決方案。
今年5月濱江化工園區先發動,新北消防大隊配合。7月實施后,8月初的常隆化工火災成了第一次實戰檢驗,結果發現箱內很多資料不完整,距離實戰要求有一定差距,需要進一步完善。于是再與企業協調,確定箱內必須要有16項材料。為便于夜間查閱,箱內還配有油性筆、小手電等。而因為滅火現場水氣多,所有紙質材料全部需要塑封。
目前,濱江化工園區的76家化工企業已標配“消防交底箱”,效果好的話再推廣到全區所有的工廠企業,并將逐步向全市工廠企業推廣。
新陽科技集團消防安全負責人表示,除了16項必備材料,他們還會每月更新一次庫存盤點數據,這樣處置突發意外時更加心里有底,便于精確指導搶救,從企業來講,也是非常愿意配合的。因為一旦發生火情,“交底箱”可讓消防員一到現場就能“因情施救”,加快滅火,便可減少企業損失。
據了解,“消防交底箱”的做法在全省屬于首創,接下來將推廣到全市所有重點單位。